習慣的塑造是很可怕的,而過於沉醉在成功的模式就是影響進步的阻力

習慣的塑造是很可怕的,而沉醉在過去成功的模式,就是影響現在進步的阻力

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

[大腦的秘密]老了還有得玩+好文收藏

這是一個對我來說很嚴肅的話題,在我不太認真又假裝很認真的生活中,其實一直試圖取得生活的平衡。我大概可以用二分法來說明:積極的我(工作、自我學習、經營感情關係、經驗的擴充)、懶散的我(心靈的調適、身心的舒展、頭腦的放空、居家的享受、閱讀亂七八糟的知識.....等等)。這.....其實24小時365天實在不太夠分阿(不過有哪個人會把"發呆""放空"列為必要之時間分配?@@但這真的對我非常重要說...)

所以我一直覺得,在這樣非常不緊湊的俗稱[黃金歲月]的青壯年時間安排中,我怎麼可能來的及把退休金存好?把生活過滿?因此我早早就有了覺悟,有可能一路工作到70歲啦!當然,老了以後自然不是現在這種工作法了。

因為有這種認知之下,對於過了以往認知的[大腦年老退化論][體力退化論][固有知識退化論]種種相關的議題,總是特別敏感。但最近開始讀起洪蘭教授的書籍,開始了解大腦神秘的運作與運作機制,似乎我的想法是對的。如果一切什麼積極啦,思考力啦,學習力啦,都能靠自己不停的訓練大腦達成,那年老後可做的事情,只剩下一個問題:要如何讓自己當自己的老闆。

今天又讀到這篇,因為在網路上讀到比較好引用(整個就是懶懶懶~)所以先收集一下啦,誰叫我不是訂戶會員,沒辦法用該網站的[收藏]功能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別再相信「老大不中用」的謬論

本篇文章摘自:商業周刊第 1067 期
整理者:編輯部

誰說年紀漸長,腦力就只有不斷衰退的份兒?只要用對方法鍛鍊腦部,神經細胞會更加發達,成就根本沒有年齡的限制,即使年過五十歲一樣大有可為。

隨著年紀增長,不少人覺得自己「腦力變差」。或者,「和年齡無關啦,是自己的頭腦就是腦筋不好」,不少人這麼想,以為此事打從娘胎就已經決定好了。
這些說法是否正確呢?以本書結論來說,這兩種想法都大錯特錯——這可不是為了安慰你才這麼說!
近年來,腦部科學的研究結果完全推翻舊有思維,證實:「年紀變大=腦力衰退」,其實是錯誤的。有違過去模式跟既有認知完全不同的研究結果,已經以論文形式陸續在學界發表。
不過,還是有不少人抱持以下的想法:「年紀大就是這麼一回事」、「我本來腦袋就不靈光」、「無論如何是我自己的問題啦」……等等。沒錯,會這麼想也不止你而已。
想來想去最後怪罪年紀,到頭來只是藉口罷了,根本稱不上是合理的想法。老實說,人性原本就是隨波逐流的,也就因此更加深了錯誤的思考模式。如果能夠冷靜的檢討,你會發現,「年紀大=記性不好」的說法其實基礎薄弱不大站得住腳的。
因此,透過多年來收集的資料與理論,接著,我想為世人再次「洗腦」。
你知道倫敦的計程車司機「頭腦一級棒」這回事嗎?我是由池谷裕二博士的著作得知此事;原來這些司機大哥的腦袋瓜之好,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實。倫敦的街區非常複雜(光是街道就有二萬四千條),如果是「頭腦不好的人」,或者是「不努力的人」,根本沒法子記住如此盤根錯節的街道分布。所以,當地計程車司機證照考試以嚴格出名,內容包括了辨識複雜的街區。一旦取得合格執照,自己就成了職場中的「達人」般值得驕傲。
有位賢明的學者注意到這個現象,他就是英國認知神經學的研究學者艾勒諾‧馬奎爾(Elenor Maguire)。這位學者孜孜不倦的研究,挖掘出事實脈絡,並且不斷去驗證……,最後發表了:「隨著年紀增長,腦力並不會衰退」、「儘管覺得吃力,只要經過訓練,腦力就會增強」等理論。
看網路全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